

有些人对于在我市打造“志愿者之城”进程中,许多平凡人做着不平凡的事和一些在本次疫情中平凡的人的相关题,想必不少人都想了解,就让小编带来了解一下吧!
10多年来,她已向乡村输送了1000多部剧目
每年执行200余次紧急救援任务
在我市建设“志愿者之城”过程中,许多平凡人正在做着不平凡的事
明天是向雷锋学习的“3月5日”纪念日。在舟山这座大爱之城,在全市打造“志愿者之城”的过程中,我们身边有很多平凡的人在做着不平凡的事情。他们在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践行和弘扬雷锋精神。
于静下乡演出1000余场,惠及群众40万余人
近日,我市评选出一批2022年舟山市最美志愿者,60名最美志愿者中,来自舟山市青年越剧团的余静就是其中之一。
于静在金融行业工作,越剧是她生活中最大的爱好。“一开始只是一个爱好,但后来我发现我的爱好也能给很多人带来欢乐。在舟山,很多海岛老人缺乏精神文化生活。每次我们上岛表演,为他们看到的都是传统戏曲对我们来说有一群热情的观众,他们彼此都很高兴。”于静说道。
自2008年担任市青少年越剧团副团长以来,于静带领剧团走遍了舟山大部分海岛,演出1000余场,惠及群众40万余人。2020年9月,于静接受了手术,但手术后15天内,她就登上了演出舞台庆祝重阳节。
为了增强残疾文艺爱好者的生活信心,走出阴霾,于静于2015年协助残联共同建立市残疾人艺术基地,开辟了公益学习的渠道为残疾文学艺术爱好者。“其实一开始我们是为残疾人表演,但感觉大家反应一般,有差距。我们改变方式,邀请他们上台一起唱歌,然后感受到他们的快乐发自内心的……与其送戏,不如培养他们中间的文艺爱好者,邀请他们一起进敬老院,一起演戏,不是更有意义吗?于静说,每年越剧团和残疾人艺术团都会进行10场下乡演出,前两天他们刚刚到定海双桥南山社区进行演出。这两天,越剧团还计划前往普陀六横演出戏曲,开展纪念雷锋纪念日活动。
现在喜欢传统戏曲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于静将歌剧带到校园进行教学和宣讲。六年来,她累计志愿服务120余次,惠及22000余名师生。
建军始终冲锋在前线每年参加200余次应急救援任务
“我们这一代人是听着雷锋故事长大的,雷锋精神在我们心中播下了种子。我做慈善的初心不会改变,希望为定海的太平盛世做出贡献。”昨天,定海蓝天救援队中的70后志愿者甘建军这样说道。
甘建军是定海某公司的基层员工,也是多年从事社会公益的志愿者。经过多年的志愿服务,他感受到了紧急救援的必要性。2019年10月,他发起成立定海蓝天应急救援服务中心,并担任定海蓝天救援队队长。
三年来,甘建军参与失踪人员搜救、水域救援打捞、消防防灾、社会保障、疫情防控等公益安全宣传等工作。熟悉建军的人都会发现,生活中的他不太爱说话,但一说到救援任务,他总是冲在第一线。三年来,甘建军每年在队服役次数超过200次,他的服役时间无法用时间来计算。
一个多月前,普陀一名17岁男孩愤怒离家出走。甘建军和救援人员经过1小时40分钟的搜寻,终于在山上找到了他。“每一次搜救任务都能取得成功,这是我们最希望的。”甘建军说道。
在建军的带领下,定海蓝天救援队不断招募具有社会公益感和正义感的新队员。队伍不断壮大,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的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定海蓝天救援队有正式队员40人,预备队员和志愿者83人。开展社会公益服务780余项,为定海安全稳定做出了贡献。
本文来自【舟山日报-舟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编号jrtt
本篇文章讲解关于在我市打造“志愿者之城”进程中,许多平凡人做着不平凡的事和在本次疫情中平凡的人的这类内容,希望能帮助到诸位网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