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医院医疗队来沪支援,看到空无一人的外滩,无心拍照

 admin   2025-08-04 03:15   7 人阅读  0 条评论

对于雷神山医院医疗队来沪支援,看到空无一人的外滩,无心拍照的题网上都众说纷纭,那么老外看驰援上海疫情的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就让小编为大家讲解一下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近日,上海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医疗队会见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医疗队的“战友”。

2020年,包括上海仁济医院在内的全国4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今年3月,上海疫情期间,包括雷神山医院医疗队在内的全国各地5万多名医护人员前来驰援。我们来到了仁济医院“承办”的上海新果博方舱医院。

新国博方舱医院总指挥、上海第一支援鄂医疗队领队、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俊华认为,是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才使得抗击疫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前大上海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董晓楠是仁济医院的一名护士。2020年2月19日,作为上海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他前往雷神山医院感染二科ICU病房支援。如今,她是新果博方舱医院护理部的管理团队成员。近日,她在方舱内看到了“武汉雷神山医院援沪医疗队”的旗帜。

方艳红与董晓楠合影。

经过一番寻找,终于见到了在雷神山一起工作的“战友”,——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方艳红。方艳红也在寻找“战友”。她从当年支援雷神山医院的1555名医护人员名单中找到了四名“战友”,他们都是仁济医院、新国博方舱医院的管理团队。

3月中旬,方艳红拜访了当时的“战友”、上海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仁济医院护理部主任奚慧勤的朋友圈。当她看到上海空荡荡的马路的照片时,心情复杂。

“我曾经和孩子一起去上海旅游,看到了电视剧里繁忙的南浦大桥,也看到了小弄堂的都市气息。但这次我看到南浦大桥上没有汽车,外滩也空无一人,真是太棒了。”和当年武汉的场景一样,一样。”4月3日,方艳红随队来到上海支援。当时,医疗队里没有人说话,也没有拍照。“大家心情都很沉重,我们知道疫情初期是最黑暗的时刻,上海医疗队坚守到我们加油,这不容易,这个使命并不容易。”

到达新国博方舱医院的第一天,方艳红心情不定,连续三次进入方舱。“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方舱医院!当时,我院接管的武汉最大的方舱医院有1500张床位。新国博有14000多张床位!”经过现场检查,她发现从三个区域、两个通道、医疗防护物资、护士站设备到标识牌,一切都已到位,她渐渐有了信心。

雷神山医院收治重症患者。患者人数较少,但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因此配备了两间ICU负压病房。新国博方舱医院主要收治轻症、无症状感染者,单舱床位1400余张。经营管理中的困难和挑战是完全不同的。

前期,为保证外省市援沪医疗队能够快速、顺利接管新果博方舱医院并有序运营,仁济医院管理团队已与外省市医疗队对接。各省市通过网格化管理,包括医疗、护理、医院意识、物资、后勤保障等,5名护理部成员24小时在线,负责解决和协调舱内相关题。方艳红发现,凌晨两三点就能联系到仁济队的协调员。

方艳红把雷神山医院的院旗挂在病房文化墙上,防护服上也贴上了雷神山医院的标签。“雷霆山在全国受到了很多关注,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当病人看到我们时,他们感觉看到了希望。当我们看到这面旗帜时,我们也感到非常友好。它不仅提高了病人的士气还有我们的团队。”董晓楠说道。

方艳红在上海与患者合影。

5月15日,上海新增确诊病例首次低于1000例。新国博方舱医院仁济医院的管理团队已经坚守了50多天,其他省市驰援上海的医疗队也已经坚守了40多天。尽管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医院仍在运营,医疗和运维团队都在前线救治新增阳性感染者。

“4月7日在国博新方舱工作后,每年生日,我们的队员都会收到仁济医院管理团队为我们准备的蛋糕。我们很兴奋,拍了照片发在微信上。一块蛋糕可能也算正常了。”没什么,但这个时候,这种感觉比什么都珍贵。”方艳红表示,等疫情结束,她一定会邀请仁济的战友来武大看樱花。

如果诸位网友还想知道更多的雷神山医院医疗队来沪支援,看到空无一人的外滩,无心拍照和老外看驰援上海疫情相关的详细内容,记得订阅收藏本站。

本文地址:http://www.hyatt-tianjin.com/post/198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NEXT:已经是最新一篇了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