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文章主要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发烧就是得新冠了吗?退烧该吃什么药?和一些新冠病最新症状低烧的相关话题,希望大家都能喜欢。
秋冬是流感、感冒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很多人,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容易出现头痛、发烧等症状。而现在COVID-19疫情的风险依然存在。发烧难免让人感到有些不安,担心自己是否“阳性”。
那么发烧和COVID-19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怎么处理呢?
先说结论
发烧并不一定意味着您感染了COVID-19,但发烧也需要适当处理。
下面我们来详细说说。
01
发烧COVID-19
根据《新型冠状病肺炎诊疗方案》,目前感染新型冠状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干咳、乏力”。
但也提到,“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能出现中低烧,甚至无明显发热。”
图库版权图片,未经授权
发烧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感染化脓、呼吸道感染、中暑、内分泌代谢疾病、恶性肿等。此外,近期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属于高危人群,这两种疾病也可导致发热。引起发烧。
因此,仅凭“发烧”症状不能诊断新型冠状病。诊疗方案还指出,“诊断必须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等综合分析,新型冠状病核酸检测阳性是诊断的首要标准”。
再次提醒大家,发烧只是一种症状,并不是疾病的诊断。不能仅凭发烧来判断自己得了什么病。发烧暂时退下来并不一定意味着病情好转。因此,了解发烧的原因很重要。
那么,发烧了该怎么办呢?
02
如果发烧了,不必急于退烧
发烧往往会伴随着嗜睡、体力下降等题,让人非常难受。当体温下降到正常水平时,往往会让人神清气爽,感觉身上的负担被解除了。那么很多朋友就会想,既然发烧了,难道就不能吃退烧药来退烧吗?
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一定必要,甚至可能会酿成坏事。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发烧”。
前面说过,引起发烧的原因有很多,但这里我只提一种常见的,那就是病感染,比如COVID-19和流感。
当病通过粘膜等进入人体后,就会大量繁殖,使我们生病。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将被动员起来对抗病。其中一个动员方式非常重要,就是让前线的白细胞释放信息,让体温调节中枢发出指令,通过骨骼肌收缩来提高体温。体温高一方面可以抑制病的繁殖,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免疫细胞快速移动到感染部位。在这种潮起潮落下,病被消灭,人体恢复健康。
图库版权图片,未经授权
因此,适度的发烧实际上是我们人体发挥“主场优势”的过程。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出现轻微发烧,如果盲目使用退烧药,就会削弱自己,也利于病的传播,从而延长病程。
但也有一些朋友总觉得“第一阻力”已经过去了,不应该再吃退烧药了。这样不好,因为如果体温升得太高,也会影响我们身体的生理功能,甚至危害健康。
什么时候应该使用退烧药?
是否使用退烧药,如果条件允许,由医生根据病情来判断当然是最安全的。不过,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也可以依靠经验。如果身体特别不舒服,持续高烧,不要忌讳吃药。
一般情况下,如果体温超过385C,就需要考虑服用退烧药。需要注意的是,有热惊厥病史的儿童,可根据既往病史或具体情况,及时服用退热药。
03
退烧,使用正确的方法很重要
在开始退烧之前,我们首先要确保测温是否正确,因为很多测温设备如果使用不当,是无法得到正确结果的。
对于日常家庭使用,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和额温枪,因为安全又方便。当人处于平静状态时,保持腋窝干燥,用电子体温计或额头体温计测量,可以获得更准确的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以考虑退烧。
图库版权图片,未经授权
最有效的退烧方法是使用药物。安全且常用的退烧药包括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值得购买一些以防万一。
前面提到过,病感染后,体温调节中枢会有升高体温的信号,而这两种药物可以抑制这种信号的产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停止升高体温,从而使机体温度会下降。而且体温一旦下降到正常水平,就不会再下降了。
服药本身并不困难,但值得一提的是服用这两种药物的时机。
当我们第一次发烧时,我们常常感觉很糟糕。我们的手会感到冰冷、颤抖,体温也会不断升高。现在不是服用退烧药的好时机。最好等到体温稳定下来,手脚开始出现潮红和烧灼感。这个时候,发烧还会持续。这个时候服用退烧药会更有效。
除了服用退烧药,很多人可能听说过一些退烧的“家庭疗法”,但这些方法大多无用甚至致命。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它们。
04
为了退烧,不要再用这些方法
捂住汗水
很多人感觉感冒或者发烧了,就盖上被子,好好睡一觉,把汗排出去。事实上,出汗是身体即将恢复的迹象。体温中枢通过使身体出汗来增加散热,从而降低体温。盲目地捂住汗水可能会导致危险的体温升高。儿童体温调节能力较差,要特别小心。
不要让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冷水浴
天热时泡冷水降温的想法看似合理,但却忽视了人体的状况。
洗冷水澡、冰敷等方法会很快降低皮肤温度,从而产生寒战,让人非常不舒服。寒冷还可能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用酒精擦拭身体来降温。
另外,对于幼儿来说,皮肤薄,容易吸收酒精,可能会引起酒精中。
不要使用酒精!
温水浴
原则上来说,温水浴对退烧的帮助不大。但从实际经验来看,有些人,尤其是儿童,发烧时用37左右的温水洗澡可能会感觉更舒服。用热毛巾敷额头也是同样的道理。
因此,必要时可以尝试这些方法来缓解不适,但需要时一定要服用退烧药,不要仅仅依靠物理降温。
当然,如果当地的疫情调查显示我们曾经接触过确诊患者或者去过危险地区,我们还是应该考虑采取防护措施,居家隔离。如果症状不明显,尽量避免去医院,因为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的患者来说,冬季与众多发热患者在户外长时间排队可能比题本身更危险。
另外,如果高烧持续,退烧药无效,或出现其他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查找原因。不要只盯着体温。
最后总结一下
不要为了退烧而退烧,找到原因更重要。错误退烧有风险,家里备有两种药。
注在医学上,“发热”实际上应该称为“热”,是指体内产热增多、散热不良,最终导致体温升高的现象。不过考虑到大家的阅读习惯,本文仍会使用“发烧”这个流行词。
作者丁二
审稿人唐勤中华医学会科普部主任、研究员
本文封面图及文内图片均来自版权图库
原始图形和文字
本文讲解关于发烧就是得新冠了吗?退烧该吃什么药?和新冠病最新症状低烧的相关热议题,希望能帮助到广大网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