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网友都想知道关于助欠发达县振兴发展,四川建国企“1+1帮1”结对帮扶机制和四川疫情期间工程费用的一些相关话题,下面就让小编为各位详细讲解一下吧!
各期刊编辑吴林静各期刊编辑刘旭强
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国有企业支持“四类地区”振兴发展新闻发布会图片
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流域山区等是四川区域发展的突出短板和促进共同富裕的薄弱地区。
今年8月1日,四川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周山盆地贫困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四类地区”全面提升,发展活力和后劲明显。增强后,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四类地区”基本与全省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为推动“四类地区”振兴发展,四川通过对口帮扶破解难题。8月15日下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国有企业支持“四类地区”振兴发展新闻发布会。会议提出,建立国企“1+1帮1”机制,即“四川1家央企+1家地方国企”结对帮扶欠发达县,共组织78家企业对口帮扶“四类”“地区”39个欠发达县。
四川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编辑采访时表示,振兴发展主要靠市场化产业项目带动,追求共赢对于企业和县域,帮扶力度比乡村振兴阶段更深。
以东方电气为例,2012年开始对凉山州昭觉县进行定点帮扶,共派出临时干部14人,投入直帮帮扶资金1亿多元。在下一阶段振兴发展中,东方电气计划增加50%的资金投入,推动定点县特色产业发展,加大产业投资。
之所以建立“1+1帮1”机制,是因为新一期帮扶任务仅靠一家企业难以落实,需要额外一家企业来分担。两家企业的匹配以资源匹配、共享为基础,尽量遵循“一大一小”的原则,保持相对均衡的支撑力量。上述负责人举了一个例子。例如,川航这几年就因疫情而业绩不佳。我们考虑与东方电气这样实力雄厚的央企结对,共同帮扶昭觉县。
在谈到支持企业的选择标准时,该负责人解释说,将优先考虑企业是否在支持县投资建设重大项目、企业所在产业是否匹配。支持县承担的任务。
小编注意到,发布会上,中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四川旅投等八家四川中央和地方国企作为双方代表分别与金川县、通江县等四个欠发达县签约,完成配对。下一步,四川还将为双方制定更加具体的实施方案,以产业帮扶、推动国有企业助力“四类地区”振兴发展为重点。
每日经济新闻
关于助欠发达县振兴发展,四川建国企“1+1帮1”结对帮扶机制的这类话题,和一些四川疫情期间工程费用相关内容,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帮助到各大网友。
发表评论